中山装配西裤-中山西装定制
中山装—着装搭配
传统中山装
中山装做为很具有中国特色的男士服装,同时也承载着文化和礼仪,无论正式场合还是作为便服,都能体现男性的个性化色彩。尤其是经过改良之后的中山装,摒弃了过于严肃和刻板的特点,多了别致清雅之气。
着装风格
中山装的优点很多,主要是造型均衡对称,外形美观大方,穿着高雅稳重,活动方便,行动自如,保暖护身,既可作礼服,又可作便装。中山装尤其凸显男人沉着老练、稳健大方的风格,尤其能增添一份儒雅之气。切忌为一时的舒适而敞开领扣,这样会使自己在众人眼里显得不伦不类,有失风雅和严肃。
设计特点
中山装做工比较讲究,领角要做成窝势,后过肩不应涌起,袖子同西装袖一样要求前圆后登,前胸处要有胖势,四个口袋要做得平服,丝缕要直。在工艺上可分精做和简做两种,前者有夹里和衬垫,一般用作礼服和裤子配套穿用,后者不加衬料,适合于日常作便服穿用。
细节要点
改良后的款式为:上衣为立翻领,有风纪扣;衣身三开片,前门襟,5粒明扣;4个贴袋,各有袋盖及1粒明扣,上为平贴袋,下为老虎袋,左右对称;左上袋盖靠右线迹处留有约3cm的插笔口。高档中山装,在袖口部位有3粒饰扣。
袖口可开叉钉扣,也可开假叉钉装饰扣。明口袋,左右上下对称,有盖,钉扣,上面两个小衣袋为平贴袋,底角呈圆弧形,袋盖中间弧形尖出,下面两个大口袋是老虎袋(边缘悬出1.5~2厘米)。裤有三个口袋(两个侧裤袋和一个带盖的后口袋),挽裤脚。很显然,中山装的形成在西装基本形成上又揉合了中国传统意识,整体廓形呈垫肩收腰,均衡对称,穿着稳重大方。
搭配法则
改良后的中山装色彩,并不像过去那样单调统一。除常见的蓝色、灰色外,还有驼色、黑色、白色、灰绿色、米**等。一般来说,南方地区偏爱浅色,而北方地区则偏爱深色。作礼服用的中山装色彩要庄重、沉着,而作便服用时色彩可以鲜明活泼些。对于面料的选用也有些不同,作为礼服用的中山装面料宜选用纯毛华达呢、驼丝锦、麦尔登、海军呢等。这些面料的特点是质地厚实,手感丰满,呢面平滑,光泽柔和,与中山装的款式风格相得益彰,使服装更显得沉稳庄重,而作为便服用的面料,可选择相对较灵活,可用棉布、卡其、华达呢、化纤织物以及混纺毛织物
改良唐装
设计唐装同样可以运用大胆的混搭元素,尤其面料的运用百无禁忌:将丝绸与皮草、皮革、蕾丝、灯芯绒或者牛仔混搭在一起。两种或者几种截然不同的面料撞击出的效果,表现优雅对性感,优雅对休闲等等风格。冬季还可以运用皮草与丝绸的混搭,共同演绎奢华的风格,其中斑点纹、虎纹、豹纹以及具有异国风情的波斯纹很受欢迎。
设计特点
改良后的中式唐装可以采用中国传统滚边、下摆内贴边、边插袋等概念,突显正装的简洁、大气、庄重;但在裁剪方面则采用了西服的二片袖裁剪方法,改变传统唐装一片袖的中式裁法,在整体上既有中装之儒雅,又有西装之干练。服装袖口可以是不开衩的,把服装袖口向下、向后的开口变为向前、向上的袖口开衩。
它以复古圆润的线条,突出男性的身型特长。运用铺棉背心与中式长衫,辅以窄下身与短靴,创造出多层次堆栈的新运动风格。绣花围巾则以带有金属光泽的织带点出隐喻的未来感,让古典与现代巧妙结合。方形直筒线条,则给人硬朗干练的感觉。将建筑物的极简轮廓以及几何意象融入设计,勾勒出利落、笔直、干净的线条。
搭配法则
运用中式传统工艺
服饰细节上增加刺绣的细节,既带有复古趣味的现代感,又有独到的品位。绣法上集结中式极致工艺,参针、打子、走线,呈现时而立体,时而隐没,或具象、或隐喻的画面。
轮廓与面料相搭配
轮廓线条上表现中式丰厚外型,平袖仿古剪裁,融合西式50年代绅士造型。阔摆长裤搭配古董直袖剪裁、黑白中式立领套装搭配窄管铅笔裤与黑白墨画领带,融合中式窗棂线条细节的复古趣味。各种中西面料都非常合适。
中式元素
除了唐装和中山装这样的传统中式服装,更时尚并且能表现自己个人风采的做法,是在服饰中添入中式元素,以细节和设计特点博人眼球。不少具有中国元素的品牌也以多变的风格,表达不同男人的个性。所以说你在选择上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喜欢和需要来看服装上的中国元素!
香北提示:
选择中式装要注意哪些设计上的特点?
在整体设计上,中式服装的剪裁没有太多的变化,只是从定制的时候会更要注重贴合自己的身形。最能表现自我风格的,其实是“细节”。譬如可以采用贴布绣手法置于衣身开叉处做装饰;用锁链缝夹棉方式绣于棉袄,呈现立体感;以缝珠绣于领带上,呈现层次丰富的图面;撷取一些中国元素图案的外型曲线作为领口、裁剪线、袋口压线,运用中国风的几何曲线呈现趣味。
选择适合自己个性的中式男装时,有哪些窍门?
如果喜欢修长型轮廓线条,可以选择延续50年代的西式外观,窄身上衣与直筒下身:以手工西服为基底制作具中式风味的西式夹克,营造中西合并的趣味感及年轻气息,配上打褶或平口裤;裤脚束口细节与表面压线点缝,或棉袄车棉,表现复古的运动感与手工感。斜织人造丝、漆皮、毛麻混纺厚呢料、粗纺外观毛织物、中式缇花布、纯丝铺棉、毛,也是相得益彰的面料选择。如果想要体现雍容厚实感,不妨选择开司米混纺西装料、缎织棉衫料、纯丝铺棉、复古强捻厚毛料、双面毛呢料、双色交织丝毛料、双面跳色硬挺丝、纯绵薄纱等面料。
男士在选择中式服装时,应该注意哪些搭配上的技巧?
如果是正式场合或工作中选择中式男装,最好选用比较沉稳的颜色,裤装的面料相对要厚实一些,以显出稳重的特点。而如果是工作之余的应酬场合,或者一些比较轻松的氛围里。则可以在细节上增加一些亮点,不要太过严肃和无趣。白日里可以传统外套配搭法兰绒、开司米针织衫,可以展示出纤长而新样的比例,是一种新的时尚经典,还可以将象征中国元素,幸运符号及中式图案融入全新穿着体验。
如何通过中式男装来增添个人的魅力色彩?
提到中式服装,很多人还是会认为比较传统,缺乏新意。其实只要大胆运用新颖的设计,从细节入手发挥创意,就会有很大改观。譬如:袖口上袖钉可以选择水晶甚至钻石,那么举手挥动之间,人们很容易被你吸引住;或者在口袋的滚边做一些变化,利用刺绣等工艺手法,都是很个性化的设计。人们也能从中读出你的独特魅力。
为什么中山装没有流行到现在,有哪些不足?
中山装的名字来自于“ 国父 ”先生,1923年,他提出了设计要求,委托一位叫做黄隆生的广东裁缝缝制而成,据称设计灵感来自于一种日本的学生服装——诘襟服,也有一个说法,中山装的设计造型来自于当时南洋华人中流行的“企领文装”。
中山装的特色:
所以我们看到有些国府官员开始喜欢穿中山装,没办法,他们也需要保持政治觉悟的先进性;进步学生也爱穿,那是因为本来这种服装的渊源就是来自于学生装,对学生来说很实用。对标长袍马褂的落后性与西装的不实用性,中山装的确有着自身鲜明的特色和功能。
西方人把中山装称为“Mao suit”,可见中山装的真正流传时代远非民国,在讲究政治的年代中,西装自然不具备一个觉醒的古老民族的精神特质,同理也可参照印度的尼赫鲁装“Nehru jacket”(甘地则宁可赤膊上阵)。
到了现今,服装的政治标签已经隐去,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服装款式和颜色,黑、白、灰、蓝不再是指定色,中山装也不复是民间指定款式,这是时代的进步,如同每个人的思想都不会统一,服装原本也都该是缤纷的色彩。
中山装在现代仍然被一些人们奉为圭臬,是一款当仁不让的小众类服装,前提当然是你要有一个好身材,过胖的显得臃肿,过瘦的又撑不起来,这一点倒远不如长袍大褂的普适,颜色方面也不像休闲装那样百搭,总之,它的局限性较多,难入大众法眼。
中山装是中国革命先驱者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种服装,是在日本学生服装(诘襟服)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个人认为中山装很适合中国人穿着,但是为什么没有流行到现在,无非也是过于正式了,虽然穿的人没以前那么多了,但是在正式场合,国家***多次穿着中山装面向世人、面向世界。
我结婚的时候,是穿着立领,翻领还是有些老式,不适合年轻人穿。
衣服是镇上的一个裁缝给定做的,一口气做了两套,这是其中一套
这是另外一套,个人更喜欢这一套。
中山装不流行了,不代表它有什么不足,人的审美是一直在变化的,而所谓的流行也是一直在变化的,说不准哪天中山装又流行了。
我现在担心的是会做中山装的裁缝越来越少,做中山装的工序很麻烦,记得十年前去定做中山装的时候,很多裁缝都说不会做,别说中山装,连西装都不愿意做,说白了就很麻烦,不像做女装那么快捷。现在很少能看到中山装的身影,一些品牌男装虽然也有中华立领,但终究穿的人少,在年轻人中间,尤其是95后、00后,穿的人少之又少,中山装要再流行起来,需要 时尚 圈的推动。
中山装严肃笔挺,对穿的人要求很高。矮胖肥硕的人穿着肯定不好看,一般人还真驾驭不了中山装的挺直修身。中山装在辛亥革命开始流行,而且还有深刻的含义。前面四个口袋表示四维,礼,义,廉,耻。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以文治国。门襟五粒纽扣表示五权(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分立。袖口的三粒纽扣表示三民(民族,民权,民生)主义。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业。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的治国理念。中山装由先生率先穿用而得名。现代的人们对服装有更多的选择性,各种新颖服装层出不穷,中山装的那种严肃严谨的格调已和现代的观念不是很搭。所以很少有人再选择中山装。
中山装由发明并提倡,具体出现时间一直有两种说法——1919年和1923年,但没有异议的是中山装从发明伊始就带有极其强烈的政治意味。
1925年,去世,国民党开始塑其为国父,将之符号化,大力提倡全 社会 的崇拜。1928年,国民党内政部要求部员一律穿棉布中山装,南京市政府也规定职员一律着中山装。1929年,国民政府第二十二次国务会议议决《文官制服礼服条例》:“制服用中山装”,将中山装树为法定制服。之后,不断严格在政府机关中严格推行,直到1936年,还下令全体公务员穿统一中山装制服。同时,中山装还在学校中进行推广,教师和学生也被要求穿中山装。新生活运动时,中山装还被作为婚礼礼服进行推广。可以说,民国时中山装的流行受国家权力意志影响很大,而非纯粹的 时尚 潮流规律。
当然,除了自上而下的推行,也有自下而上的效仿与追逐。中山装是民族国货,又象征革命,商人借此进行政治正确的商业宣传,知识精英和进步学生借此表达政治理想与诉求。
民国大街上的着装
民国知识分子着装
民国知识分子着装
西南联大的一张合影,中山装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即便如此,中山装也没有成为人尽皆着的服装。作为剪裁、用料都相对考究的正装,底层百姓自然穿着者少。而在知识分子那里,也只能说是做到了与西装、长衫并行而已。相对而言,只有官员是与中山装绑定的,也因此中山装在那时候成了国民党官僚的一种象征。
***人一直也将中山装视为革命与进步的服装,从延安时期到1949年后,***人都以中山装为日常及公务着装。而在1949年之后,中山装在新政权的引领下,成为了新 社会 新面貌的象征,可以说实现了比民国时更普及的流行。加上封闭的 社会 环境和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批判,中山装成为了此时的全民服装,不能说人人每日必穿,但绝对是压倒性的覆盖率。中山装的这一次流行仍然是政治意识的产物,与服装审美本身无关。
梁思成、老舍、梅兰芳都换上了中山装
相声艺人也穿中山装
改革开放以后,世界文化得以进入中国,政治束缚松绑,个人意识开始觉醒。于是更新潮、更与外界接轨、更个性化的衣服开始出现在中国人的身上,老旧、单一、严肃的中山装被抛弃。这并不奇怪,一个失去了政治加持的政治性服装必然无法与市场化的自由选择相抗衡。
而且中山装毕竟是一种正装,穿着时需要板正挺立,必然带来一些不舒适和不方便,日常着装谁会跟自己较这个劲呢?就连西装,如今也只是 正式场合或职业规范才会被使用。
中山装是外来服装,不是中国的民族服装,更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翻领西装和中山装都是来自欧美的军装,现在美军还有中山装款的上衣。现在简洁款的西装、衬衣、领带是1900年前后才出现的。200多年前都华盛顿、拿破仑时代,欧美人还是穿袍子的,胸前有很多钮扣和饰品,下身穿紧身裤,不是现在这种翻领西装、宽筒裤。欧美服装的简洁化,最早是从军队开始的,长袍或长款燕尾服不利于军人打斗,普鲁士军队的上衣就是立领对襟的服装,类似于中山装。到二战时期,德国还是这种军装。
较为普遍的说法是,中山装起源于日本的学生服装,明治维新后,日本校服,叫「诘襟」jié jīn,最早确实也来于军装,它模仿的是十九世纪普鲁士(德国前身)的陆军军服,当时很多国家的军队也穿这身军装。清末,清政府编练新军时,因为学的是德国,清末新军穿的军装也是中山装款上衣,而不是翻领上衣。
穿上挺有形的,每次只要穿上中山装,就不自觉的昂首挺胸。
中山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的寓意太尖锐。五颗扣子是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监察权考试权,五权分立的民主制度。四个口袋是选举权罢免权创制权复决权,四个间接民权。内口袋是弹劾权,杀手锏式的直接民权。左袖三颗扣子是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右袖三颗扣子是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这样一件衣服,天朝的普通奴才配穿么……看看现在穿中山装的人有几个不是被冠以异议分子的少数知识分子。。。。穿衣铭志。。。。
中山装的确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美感,不容否认。但是这衣服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太多政治符号,已经脱离了时装最基本的概念,成为一个政治象征,在物质匮乏年代被威权推崇,而称为“国服”。
现代 社会 已经不再以政治为纲,党和国家也倡导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的理念,人民生活也多姿多彩,人性的自由开始从威权桎梏中萌发。中山装作为政治符号自然被边缘化成为正常服装的一种。
但是当中山装成为正常服装的时候,人们发现它不易打理,对体型要求极高(物质匮乏年代胖子很少),穿着不舒适,自然再次被人民所忽略。
中山装作为特定年代特定含义的政治符号,已经完成了它的 历史 使命,被大多数人们摒弃,这的确有些许伤感。但这背后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奋发图强,勇于挑战的民族风格。
试想一下,如果现代中国人还和北朝鲜,所有人一样穿着***喜欢的服装,是不是很悲哀很恐怖的一件事?这说明我们民族没有前进,在故步自封。
中山装被摒弃,没必要矫情伤感,毕竟它也只有百来年 历史 ,又是舶来品。有这些小情怀还不如多思考怎样在日常行为中做到仁义礼智信,恭良温俭让。这才是真正民族魂。
当年辛亥革命成功,推崇移风易俗,长袍马褂自然要被摒弃的,而全面推行西装又不现实,中山先生于是参照西装和日本的学生装设计了中山装,袖口的三个扣子代表三民主义,里外五个口袋代表五权宪法,这种款式一直流行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为什么不流行呢?主要原因不外乎这几点:1,衣服的款式多了,选择就多了,中山装自然就销量减少了。2,生活节奏快了,自然不愿穿着很正式的服装了,不仅难打理,而且穿的场合少。3,中山装对身材要求高,太胖的人穿了不好看,定制又很贵。4,中山装自己的款式太少,在求新求变的现在,自然没什么生命力了。其实也不必难过,流行就像一阵风,君不见现在所谓的汉服不也流行起来了吗?没准若干年后,中山装又会引领新的流行风潮呢。
中山装其实挺好的,只要不是太胖太瘦都可以穿。我虽然是农夫,但也喜欢穿中山装。
至于为什么没流传开?其实中山装在90年代以前都很流行的,只是近年来国人缺失了自己的审美,一切以洋为乐。洋西服穿身上真的不舒服啊。好摄农夫穿过一套,后来怎么也不愿穿西服,我结婚都是穿的中山装。
中山装到底是不是设计的?
中山装(Zhongshan suit)
以中国革命先行者命名的男用套装。
关于“中山装”,《中华文化习俗辞典》记载说:“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
这里提到的黄隆生是一位越南的华侨,开有一家洋服店,1902年,到越南筹组兴中会,一次到黄的店购物。黄得知这个顾客就是时。当即要求加入兴中会,为革命出力。
中山装由于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起便和西服一起开始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于了新的含义。依据“礼,义,廉,耻”定前身四个口袋,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 依据五权分立原则,前身改为五粒钮扣,依据三民主义原则,将袖口定为三粒扣;衣领定为翻领封闭式,显示严谨治国的理念。
中山装就这样在1912年就被定下了型,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革命领袖和革命干部都穿中山装,人民群众也以这种服装来表达对新时代的欢迎。于是中山装在社会上广泛流行,成为了中国男装一款标志性的服装,即使是在如今的T型台上依然能见到由它演变而来的时尚服饰。
中山装的造型特征
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这些形制其实是有讲究的,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
其一,前身四个口袋表示国之四维(礼、义、廉、耻)。
其二,门禁五粒纽扣区别于西方的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
其三,袖口三粒纽扣表示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其四,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
中山装的由来
在清朝(1644—1911年),中国男子都是按照满族的式样梳理头发,穿衣戴帽,一直延续到20世纪之初。虽然中国已步入了近代史的征途,但传统服装仍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服装仍沿用着传统的长袍、马褂、瓜皮帽等式样。1900年之后不久,传统服式开始受到外国服式的一些影响,出现了一些改变,但基本式样仍保持着原有的状态,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出现了一些根本性的变革,它象征着清王朝的彻底崩溃和一个时代的终结。辛亥革命不仅带来了社会的剧变,而且也促使服装的变革更为迅速而明显。中山装就是在这一变革中诞生的。
中山装是中国现代服装中的一个大类品种。其上衣的左右上下各有一个带盖子和扣子的口袋,下身是西裤,这是辛亥革命后流行起来的服装,以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做临时大总统时穿用而流行于世,故称中山装。主席对“中山装”很欣赏,他一直坚持穿中山装,因而国外朋友又称中山装为“毛式制服”。它具有我国民族的特点,穿着简便、舒适、挺括,在民国18年制定国民党宪法时,曾规定一定等级的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中山装,以表示遵奉先生之法。
中山装的由来,据说是先生在广州任中国革命政府大元帅时,感到西装样式繁琐,穿着不便,而中国服装在实用上亦有缺点。1902年,到越南河内筹组兴中会,偶入河内由广东人黄隆生开设的洋服店,为了节省外汇,并能体现中国国情而授意黄隆生设计一种美观、简易而又实用的中国服装,黄参考了西欧和日本服装式样,并结合当时南洋华侨中流行的“企领”文装上衣和学生装而设计缝制成的。但是,也有资料称,中山装原由当时的军装改制而成的。1919年,先生在上海居住时,有一次,他将一套已经穿过的陆军制服拿到著名的亨利服装店请裁缝改成“便服”,改成“便服”后仍有点像军制服。但在便服中,它既非“唐装”,更非“西装”,店员便为之起名为中山装。由于先生在海内外声望很高,这种服式便不胫而起,迅速流传全国。当时的中山装背面有缝,后背中腰有带,前门襟钉9个钮扣,上下口袋都有“胖裥”。后来逐步演变成现在的款式:关闭式八字形领口,装袖,前门襟正中5粒明钮扣,后背整块无缝。根据《易经》周代礼仪等内容寓以意义,如依据国之四维(礼、义、廉、耻)而确定上衣前身设4个口袋,依据国民党区别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的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而确定前门襟为5粒钮扣,又依据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而确定袖口还必须有3粒扣子等。袖口可开叉钉扣,也可开假叉钉装饰扣,或不开叉不用扣。明口袋,左右上下对称,有盖,钉扣,上面两个小衣袋为平贴袋,底角呈圆弧形,袋盖中间弧形尖出,下面两个大口袋是老虎袋(边缘悬出1.5—2厘米)。裤有三个口袋(两个侧裤袋和一个带盖的后口袋),挽裤脚。很显然,中山装的形成在西装基本形成上又揉合了中国传统意识,整体廓形呈垫肩收腰,均衡对称,穿着稳重大方。
什么样的衣服算正装?
事实上,所谓“正装”,其实就是正式场合才穿的衣服。一般来说,正装是包括西服的,除了西服之外,正装还有燕尾服、晨礼服、中山装等。很多公司都会统一定制西服,上班时间都会要求员工要穿正西服。上班穿的正装,属于商务西服,结婚穿的正装属于礼服,商务西服跟结婚礼服一般都是可以去量身定制的。如今的西服定制行业是越来越壮大,很多普通的工薪阶级都可以量身定制自己要穿的正装。
那么,穿正装都有什么要求?事实上,一般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第一点,上衣。正装的上衣,衣长应该在手自然下垂后的大拇指尖端的位置,或刚好到臀部下缘处。肩宽以探出肩角2厘米左右为宜,袖长到手掌虎口上方处。胸围以系上纽扣后,衣服与腹部之间可以容下一个拳头大小为宜。永远不要系上西装外套最下面的一颗纽扣。如果里面穿着西装马甲,应将西装外套上衣的三颗扣子和马甲的最下方扣子解开。站立状态时应将纽扣系好,坐下时要全部解开。西装外套上的口袋只是装饰性的,一般不装东西。
第二点,西裤。裤线清晰笔直,裤脚前面盖住鞋面中央,后至鞋跟中央。
第三点,衬衫。长袖衬衫是搭配西装的唯一选择,颜色以白色或淡蓝色为宜。在正式场合不要单独穿衬衫,衬衫的下摆不要露出来,要塞在裤腰内,系好领扣和袖口。衬衫领子要挺括,领口和袖口要长于西服上装领口和袖口1厘米—2厘米,一定要露出袖口。如果西服本身是有条纹的,应搭配纯色的衬衫。如果西服是纯色,则衬衫可以带有简单的条纹或图案。
第四点,领带。领带图案以几何图案或纯色为宜。系领带时领结要饱满,标准结法应是扎实的倒梯形,与衬衫领口吻合要紧。领带长度以系好后大箭头垂到皮带扣处为准。
第五点,腰带。材质以牛皮为宜,皮带扣应大小适中;样式和图案不宜太夸张,尤其是穿着套装时,搭配的皮带绝对不能太醒目,对于腰围较大的男士,可改用吊带将裤子固定住。
第六点,袜子。袜子应选择深色的,切忌黑皮鞋配白袜子。袜口应适当高些,应以坐下跷起腿后不露出皮肤为准。
第七点,皮鞋。搭配造型简单规整、鞋面光滑亮泽的皮鞋式样。如果是深蓝色或黑色的西装,可以配黑色皮鞋;如果是咖啡色系西装,可以穿棕色皮鞋。压花、拼色、蛇皮、鳄鱼皮和异形皮鞋,不适于搭配正式西装。
总而言之,穿正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上几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